谐音对联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它通过使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来表达双关的意义。它常常运用在各种庆祝场合中,特别是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谐音对联的特点在于字面上的意义和隐含的意义都有,并且互相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例如,一副关于“花灯满城,照通宵;胜境再现,传千秋。”的对联,就运用了谐音。上联中的“照”与下联中的“传”读音相近,含义却截然不同。上联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而下联则寓意了这个景观将会被人们永远记住,流传千古。
总的来说,谐音对联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语言艺术,它通过巧妙地运用同音词或近音词,使对联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度,令人回味无穷。
谐音对联1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下联: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上联: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新联:家谱四五笔,上书老子。(无情)
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
原对:珠联璧合璧联珠。
吾联:舟随浪潮浪随舟。
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
下联:陇埔陇陇凤簪花。
上联:松叶竹叶叶叶翠。
下联:秋声雁声声声寒。
上联:龙怒卷风风卷浪。
原对:月光射水水射天。
吾联:山色倒海海倒天。
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新联:委员入闱,脸上威风为甚猥!(无情)
上联:何所长,何所长,何所长因何当所长。
上联: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下联:枚香烧煤,煤爆枚香双眉煤。
下联:牧童伐木,木伤牧童二目木。
上联: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檐下蜘蛛一腔丝(私)意
下联:庭前蚯蚓满腹泥(疑)心。
上联:雨洒灰堆成(陈)麻子
下联:风吹荷叶像(向)乌龟。
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联: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新联:花猫戏花,花迷花猫眼,喵喵喵。
上联:狗牙蒜上狗压蒜。
下联:鸡冠花下鸡观花。
谐音对联2
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的被称之为是“谐音对联”,下面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谐音经典对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
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6.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7.孔子生於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
8、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上联:「丝」谐「私」。
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
9、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何」,藕「偶」。
下联:杏「幸」,梅「媒」。
10、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
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
11、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12、孔子生於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上联:舟「周」。
下联:舞「武」。
下联为沈石田所对。「禾上」谐音「和尚」,
「绣裁」谐音「秀才」。
18、娃挖蛙出瓦;妈骂马吃麻。
19、无山得似巫山好;何叶能如荷叶圆。
20、移椅倚桐同玩月;点灯凳阁各攻书。
21、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22、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23、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24、指挥绕纸灰,纸灰飞上指挥头;修撰进馐馔,馐馔饱充修撰腹。
25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
26、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27、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28、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谐音对联3
一、“管”谐“馆”,“罢”谐“吧”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
二、“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
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
三、“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
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
四、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五、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六、“暑”谐“鼠”,“风”谐“蜂”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七、“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
八、“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
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
九、“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
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
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
文征明对徐祯卿。
十、“油”谐“尤”,“擂”谐“雷”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
雪飘僧顶,犹如舂粉擂槌。
尤秀才对雷和尚。
十一、“督”谐“蔸”
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
刀砍斧劈,是总督也要拔根。
光棍对知县。
十二、“老媪”谐“老藕”,“新娘”谐“新粮”
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媪;
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
方言。
十三、(说明未史可法与洪承畴,何苦加注)“成仇”谐“承畴”,讽洪承畴
史笔流芳,虽无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十四、“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金膀啼鸣”谐“金榜题名”
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
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明年富对塾师。
十五、“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诸侯”谐“诸猴”
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
雨淋猿穴,众诸侯戴漏朝天。
此联传为明徐阶应试时对宗师。
十六、此为上联的又一面目,惟以“诸猴”谐“诸侯”与上联反
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
雨打猿穴,众诸猴戴露朝天。
十七、“橹班、橹速、帆快、帆迟”谐“鲁班、鲁肃、樊哙、樊迟”
赭山湾上浪高低,橹班橹速;
白塔洋前风缓急,帆快帆迟。
十八、“红门”谐“黉门”,“大仁”谐“大人”
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十九、“几”谐“[织]机”,“职方”谐“织坊”,“太史”谐“太湿”,“翰林”谐“汗淋”
先生知其几乎,何为又入职方也;
太史非附热者,奈何只管翰林耶。
职方陈式斋戏对太史李西涯。
二十、“猿”谐“员”
弄子弄狮,一副假头皮,难充真兽;
画工画猴,这等无心腹,枉作生猿。
新娘戏对生员。
谐音对联4
上联: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和尚法正,提汤上塔,大意失手,汤淌烫塔
下联:裁缝老徐,与妻下棋,不觉漏眼,妻起弃棋
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上联: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下联:枚香烧煤,煤爆枚香双眉煤
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下联: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上联:雨洒灰堆成(陈)麻子
下联:风吹荷叶像(向)乌龟
上联:檐下蜘蛛一腔丝(私)意
下联:庭前蚯蚓满腹泥(疑)心
上联:顺风帆逆风帆,帆迟(樊迟)帆快(樊哙)
下联:涨潮橹退潮橹,橹直(鲁直)橹扳(鲁班)
上联: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上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下联: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下联: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
上联: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下联: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下联: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谐音对联5
(一)
上联:弄子弄狮,一副假头皮,难充真兽;
下联:画工画猴,这等无心腹,枉作生猿。
新娘戏对生员。“猿”谐“员”
(二)
上联: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
下联:马儿偕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学官对提举。“蹄举”谐“提举”
(三)
上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下联: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内江三元塔楹联。“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
(四)
上联:赭山湾上浪高低,橹班橹速;
下联:白塔洋前风缓急,帆快帆迟。
“橹班、橹速、帆快、帆迟”谐“鲁班、鲁肃、樊哙、樊迟”
(五)
上联:筵上枇杷,本是无声之乐:
下联:草间蚱蜢,还同不系之舟。
“枇杷”谐“琵琶”;“蚱蜢”谐“舴艋”
(六)
上联: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下联: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传为秦观、苏小妹洞房对句。“不雨”谐“不语”,“成霜”谐“成双”
(七)
上联:闷拔红炉,尽是长叹短叹;
下联:愁拈素帕,提起千思万思。
陶振对杨性。“叹”谐“炭”,“思”谐“丝”
(八)
上联:脚穿芒鞋迎宾,足下无履;
下联:手执椰瓢劝酒,目前不钟。
明梁国公对铁冠道人张景华戏对。“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盅”
(九)
上联:永夜无聊,同向西窗剪蜡;
下联:良宵独坐,好从东阁燃藜。
嘲瘌痢头联。“蜡”谐“瘌”,“藜”谐“痢”
(十)
上联: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下联: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红门”谐“黉门”,“大仁”谐“大人”
(十一)
上联:先生知其几乎,何为又入职方也;
下联:太史非附热者,奈何只管翰林耶。
职方陈式斋戏对太史李西涯。“几”谐“[织]机”,“职方”谐“织坊”,“太史”谐“太湿”,“翰林”谐“汗淋”
(十二)
上联: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
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罗万藻对知府。“中容大鹤”谐“《中庸》、《大学》”;“里记春秋”谐“《礼记》、《春秋》”
(十三)
上联:坐破寒砧,从此渐入佳境;
下联:磨穿铁砚,而今才得出头。
某生员被罚荷枷示众,作此联自嘲。“佳境”谐“枷颈”
(十四)
上联:市肆屠沽,大畜挂,小畜挂;
下联:街坊博弈,前汉输,后汉输。
明杨基、徐贲市景即对。“挂”谐“卦”,“汉输”谐“汉书”
谐音对联6
1、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两个山人。
赏析:湖北潜江县在清代时有一个竹仙寺茶楼,康熙年间胡简志为茶楼撰写了这副拆字联,上联“品”拆成三“口”,“泉”拆成“白”“水”;下联“竹”拆成两“个”,“仙”拆成“山”“人”。
2、问观音为何倒坐;恨众生不肯回头。
赏析:山东日照天后祠联。天后祠中的观音像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3、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杆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赏析:青岛崂山钓鱼的.数字联,联语颇有韵味。
4、一羊引双羔;两猪共一槽。
赏析:晋代有一个读书人,自恃能诗善文,常出联嘲弄人。一日,他与友人正在一起吃饭,看到一位妇人领着两个小孩从门前走过,便说出上联以嘲弄,没想到那妇人瞪了他一眼,反唇相讥,对出了下联。
5、龇牙咧嘴进去;挺胸凸肚出来。
横批:真痛快!
赏析:这是评书中说到有一副悬挂在厕所门墙的对联,描写入厕者的形态。
6、得大解脱;有小便宜。
赏析:民国新会的李淡愚为公共厕所题联。上联是佛家语,下联是俗语,嵌“大解”、“小便”于其中。
7、在坑满坑,在谷满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赏析:旧式厕所有一种挖地为坑的,上厕所称之为“蹲坑”,这副对联就是为旧式厕所题的。
8、鞠躬如也;掩鼻过之。
赏析:这是用于旧式厕所的一副对联。旧式厕所不能用水迅速冲走秽物,所以有臭味。
9、到此方无中饱去;何人不为急公来。
赏析:这是是专用于衙门内厕所的,实是针对衙门官府的讽刺联。贪腐叫做“中饱私囊”,热心公益叫做“急公好义”。
10、才似文中子;形如武大郎。
赏析:清末著名文人王闿运长得很丑,当时报纸上用这副对联来讽刺他,下联是说王闿运长得丑,上联好像是褒扬,实际上贬抑,因为“文中子”指隋朝思想家王通,王通固然有才华,但是王通觉得原有的“六经”有不足,于是自己再续“六经”,当时多数人仍然把他看成是妄人,所以“才似文中子”实际上是说王闿运是妄人。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谐音对联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内容由用户 Sarah Davis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juzi.com/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