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接触化学实验的起始课,为了让学生明确走进化学实验室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做什么?通过录像片断及课本实验活动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明确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及主要目的。实验安全常识在中考中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为确保学生不遗漏考点,在教学中除了有实验安全内容之外,在每个实验中都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实验点滴中逐步积累有关实验的安全常识,做到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显得很兴奋,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解决好这个问题。
2. 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摆放,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束时仪器的整理等细节方面注意不够,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要求和指导。
总的来说,本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学到了不少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1
学生初次走进化学实验室,非常兴奋,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首先要明确实验规则,其次学习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让学生认识所在的实验室(包括设备、仪器、药品),这样做实验才能得心应手。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药品及其图标,药品使用中“三不”原则,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代表性(有毒、易燃、有腐蚀性)的药品。进而讨论并归纳出使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成功完成以后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养成的开始,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化学实验的操作,切实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科学求实的实验态度。其中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教师认真示范,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初次接触操作较为复杂的量筒、滴管,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多的错误,如滴管的拿法有些同学就会出错。对待学生的错误首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事先多强调。再就是如果学生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也要心平气和地纠正,不可大声斥责,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对于量筒的使用,一定要反复演练,让学生切实掌握好。
酒精灯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最主要的热源,它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危险。同样给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比较危险的后果。因此教师除了演示并严格要求外,最好事先培训几名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助手,让他们先掌握了正确的操作,在其他学生练习时,帮老师来巡视指导,以确保实验安全、成功。
在讲解具体的基本操作(如:固体药品的取用),采用如下环节:学生认识取用固体的仪器,阅读、归纳操作要领,找出注意事项;仔细观看老师规范演示的基本操作,并认真听取老师强调的注意事项;学生进行操作,老师纠正错漏之处。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药品是液态的,应用什么仪器取用?怎样取用呢?激发并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意识。在讲解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前,可观看一段录象,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最后,课堂小结采用听取学生小结汇报的方式,从而了解本节课的宏观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由于初次接触化学实验操作,大多数学生的实验操作不太规范。因此,教师要注意规范演示,并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要严格要求。同时,在课堂上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课下让学生充分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汤匙、食盐、冰糖、水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的操作练习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2
本课反思:
下次要抢到实验室,提前下手。呵呵!使的蜡烛的探究实验只能放在后面来做。
走进实验室花费3个课时
第一节:
讲药品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不要忘记先给学生说清进入实验室后应该保持安静等注意事项。本节课上完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课件,并且本节课最好用课件上,因为知识点太多,需要写的也多。
讲得快可以讲到量筒的`使用。
第二节课:
1、回顾上节课知识点:用课件呈现出填空题。
2、量筒的使用。
3、两个实验(盐酸与碳酸钠、锌与盐酸),最好让学生做一个。然后先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然后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情况。
4、酒精灯的使用。(火焰的实验还没做,就下课了,可能给学生没废话太多了)。
第三节课:
1、探究酒精灯的火焰实验。
2、酒精灯加热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讨论:用外焰加热、加热前先预热、加热后不能骤冷。进入讨论问题(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试管外壁有水不能加热等)
3、实验氢氧化钠加入硫酸铜(不用定量取,节省时间)只观察现象就可以了。
4、一些常见仪器的简单介绍。
5、仪器的洗涤:指明洗干净的标志就可以了:玻璃内壁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3
本人有幸参加了xx海南省化学课堂教学评比,通过参加这次的比赛和听了其他老师的课,特别是听了各位评委专家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
1、复习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改进:认真阅读课标,明确复习目标;
2、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前松后紧。改进:充分了解学情和根据授课内容合理分配时间;
3、小组合作学习落实不到位,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改进:精心组建互动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要灵活,要注意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要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4、在课堂中讲得过多;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说和写,在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中,再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这时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
5、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改进: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以便发现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也能节省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化学教学过程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6、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和精炼;改进:勤于读书,善于积累,要不断锤炼,以便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评比已结束,成绩很不理想,但参加此次评比却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其他老师很多较好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模式,同时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总之,此次评比让我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向其他优秀的教师不断的学习,让自己快速的成长!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4
本人在多年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认真对待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作好课前准备工作,加强上课时的组织引导,做好实验结束后总结反思工作。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
同时,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这样既可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做好实验结束后总结反思工作,以期下次提高。
特别是做好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教师要在熟悉教材、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的’目的的基础上规范实验操作,做到有条不紊,使演示实验真正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内容由用户 Charles Hall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juzi.com/34510.html